从亲缘关系的主体关系(即不同家庭中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来说,家庭成员主要包括家属、亲属、亲戚。
一般意义上来讲,家属是指一个家庭中相对最主要的成员(通常是家长、社会地位最高的成员)而言,其他家庭成员扮演着从属角色,因此,他们被称为该核心成员的家属;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倾向于第二种含义,即指一个家庭内全体成员彼此扮演的亲缘关系角色,即家庭成员彼此都是相对于对方的家属。
家属的外延局限在一个家庭范围之内。
亲属通常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彼此的亲缘关系角色。
亲属具有法律上权利和义务,例如禁止结婚,财产继承权利,彼此抚育、抚养、赡养的义务等等。
亲属关系是属于法律调整的对象。
显然,家属是亲属的一部分,但亲属外延已扩展到家庭以外,基本上是一个家族(家庭网络)的范围。
亲戚则是指一切由姻缘和血缘关联起来的松散的亲缘关系网中的成员彼此的相应角色。
亲戚范围外延远远超过了亲属范围,有时是没有边际的。
亲戚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民间道德来维持。
一个家庭的亲戚关系圈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该家庭的被交往需求和需求情形。
一个家庭地位由低升高时其亲戚会越来越多,一个家庭由盛到衰时,其亲戚会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一个家庭越有求于人帮助时,家庭核心成员会尽力扩大亲戚范围,而当一个家庭无求于人时,其核心成员会尽力缩小亲戚圈。
所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描述的就是亲戚圈伸缩的经济动因问题。
在亲缘关系中,对于社会成员个人而言,最常见的问题是“名”
与“实”
的问题。
所谓“名”
是指亲缘关系的“名份”
,名份标志着关系的远近亲疏尊卑。
所谓“实”
是指亲缘关系实际状况,即面临的问题、沟通的方式等等。
“名份”
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办法就是亲缘关系中的称谓。
任何一种亲缘关系的称谓有五个层次:一是有亲缘关系的成员彼此的称谓;二是有亲缘关系的成员在他人面前对对方的称谓;三是对关系本身的社会性称谓;四是当着他人亲缘关系中一个成员对另一成员的称谓;五是他人对亲缘关系中一方的非当面称谓。
而每个层次又有书面和口头两种称谓表达。
如夫妻关系,“夫妻关系”
是对两个社会成员婚姻关系的一种社会称谓,大家都可以把两个结婚共同生活的异性社会成员称为“夫妻”
;“亲爱的”
则是夫妻之间彼此的称呼,丈夫称妻子为“亲爱的”
,而妻子也称丈夫为“亲爱的”
;“我爱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英雄无泪 中老年朋友营养、健康配餐一本全 乱世霸业 我是仙尊的小猫咪 闯荡修真界 动人的校园情爱故事50篇 成都粉子 中国黑道皇帝 最强穿越之鬼剑士异世纵横 玉仙缘 神鬼奇航 俄罗斯名人的那些事儿 北风暖暖锁情思 明月照山河 最完美控卫 清宫汉女 舵手 高傲少爷撞到爱情 我是铁匠 温柔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