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年间。
眩麦到达盂陕县时又是一个深秋季节,几千里的赶考路走了一年仍还有一半的路程。
盘缠已不多了,父母大半辈子的积蓄仍不能支撑他赶到京城。
这天黄昏,眩麦带着书童信步来到县城边的陕山,山上一座古庙器宇轩昂,在这个小城竟有如此气派的古庙令人吃惊。
庙的匾额上书博文寺,庙里今日香客不多但看得出香火很旺。
眩麦拜偈完毕便到寺外观赏风景。
陕河在山脚下滚滚而过,眩麦心中的愁绪也是翻滚不休,进已无银子可到京城,退同样无银子可回到家乡,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眩麦看到寺庙外墙上有许多题文便上前驻足观看。
有历代文人雅士的诗文,也有如眩麦一般上京赶考的书生的诗文,书生之文大都对窘迫处境的报怨,与眩麦目前的境遇差不多,眩麦也心生感概便提笔欲赋诗一首。
正要写却又瞥见一首诗,字体娟秀,似出自女人之手,在众诗文中显得别具一格,诗的大意是感叹墙上诗作的普通,欲求一不同凡响之诗。
眩麦稍思索便回了一首,一首刚完诗兴又发便又作一首,刚写一半天色就暗了下来,一场雨至,只好作罢返回客栈。
次日,将行前又想起未写完的半首诗,心中放不下又至庙前欲写完。
走到墙下发现诗作已被人续写完,且旁边又回了一首,从字体上看正是那女子。
便又再回一首方起步远行。
走出一段又感到心中有事,硌得难受,写诗女子世上少有,且与之对诗也是奇缘,如此一走恐永无见面之缘,何况自己回赠之诗还不知她的回应。
于是眩麦又返回客栈再住一晚。
第二天下午又至庙前,昨日之诗又有回赠,忙又写诗再回。
一而再再而三,眩麦与女子间互回之诗已有十多首,眩麦在盂陕县已住十多日。
如此下去不是办法,眩麦想不如与女子见上一面了却心愿就走吧!
第二天天没亮眩麦带着书童就守在庙前。
陕山沐浴在晨光中时一女子在仆人丫鬟的簇拥下向庙里走来,从她关注庙墙的神情判断就是与之对诗的女子,女子也发现了眩麦,从眩麦的表情她也断定就是对诗的书生。
“你就是眩麦?”
女子走到面前微笑着说。
“正是。”
眩麦深作一揖。
“从你的诗来看你很有抱负,目光藐视一切。”
“小生胡乱写而已,小姓见笑了。
小姐落款名为山人,还请教小姐尊姓大名。”
“方瑚眉。”
“好名字,和小姐的诗一样与众不同。”
“从诗中看你似乎有难处?上京城的银子不够了?”
“小姐快人快语,正是。”
“哈哈,我猜今天你来是要道别的,见到对诗之人你就要走了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铁血东北军 灰色档案 李子安余美琳 萌萌福宝财运亨通 都市药皇 网游之神级NPC 仙剑御龙传 我当道公的那些年 废土游戏 侦探精鹰 网游之全服公敌 都市恶人王 踏天狂枭 地下城之恶魔骑士 风雨人生路 网游之重生法神 她是玄门千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林翩翩陆令 炼血途 仙门狂婿 荣妃不荣